认识医生的饭局 扶我起来我能去
花儿街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
对于一个老社恐人,我有一万种不去参加饭局的论据——
太远了,路上那两个小时在家干点儿啥不好?虽然知道自己啥也不会干。
社交太累了,为什么要消耗自己去讨好别人?虽然明明去吃饭还能休息休息视网膜,在家刷短视频更让眼睛和颈椎的消耗雪上加霜。
但是有一种饭局,在我明明已然累劈叉时,跨山跨海地穿行大帝都,也能去参加。
因为听说,某大三甲医院的大夫会出席。
大夫啊!强势科室的大夫!帝都大三甲强势科室的大夫!
只有中年人才明白,你的微信里能拥有这样一位可以搭上话的朋友,是多么了不起的珍贵社交资源。
也许你会说,咱这胖胖的身躯地大物博,你怎么知道自己就能精准地病到他工作的那一科呢?
我自己有病的时候,从来没找过我努力社交上的大夫。别说病不到人家那一科,病到了也不会去麻烦人家。因为怕人情只够消耗一次。
中年人为了认识一个大夫付出的努力,能有多少是为了自己?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拿到父母的体检报告,看到里面列出的一连串问题,上百度一通搜索却更加懵逼。好不容易托请朋友找到一个大夫看报告,发现对方给你解释的,和你自己理解的完全不一样。
那一刻,我愿意删掉我微信里的十个好友,换取跟这个大夫海枯石烂的友谊。
2
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海洋,才能安眠在沙滩?
一个男孩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个北漂要认识多少大夫,才能建立对父母健康的安全感?
这个问题对于有的人,是认识多少也不够;对于有的人,可能是认识多少也没啥大用。
毕竟,对于什么是个病,什么是需要你知道的病,你和父母可能有着本质的认知差别。
一个朋友的妈妈,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不停地对着镜子伸长自己的舌头观察,“看到这两块没,发红,不知道是啥毛病”。
虽然没有痛感,但是确实是发红。乐观的时候觉着“应该是内火旺盛,不去医院瞎折腾”,悲观的时候一通搜索又忍不住给朋友打电话“不会真的是癌吧?”
去,必须去医院!这位朋友立刻动用了潜心经营的医生资源,得到了去挂颌面外科的建议。最后,号,是花500块钱挂上的北京三甲医院。医生看了一分钟,开了一瓶50块钱的漱口水。朋友母亲,托着那瓶漱口水,开开心心回了河北老家。
我跟她说,虚惊一场是大幸。还有多少人,穿过人山人海认识了大夫,却被屏蔽了自己父母生病的信息。
比如我妈,20年糖尿病。吃得好的时候从来不测血糖,她的血糖数据,都来自某一天清淡饮食、并日行一万步之后。
还有一种老人,门口超市打折,谁家离婚谁家生娃都在电话里事无巨细地说给你听,但偏偏就不告诉你生病的事情。
有一年,我姑姑长了带状疱疹,特别痛苦凶险,但她从住院到出院,都没跟远在杭州的表妹吭一声。后来表妹知道这件事,心里特别难过。
一个海外定居的朋友,差不多快四年没能回家。最近回家才发现,父母大大小小生了好几场病,还动了手术。问怎么不告诉她,父母说,你又没法回家,告诉你不是白担心吗?那一刻,她的扎心无法言喻。
她已经在考虑归国。但现实是,老家她很难找到工作,去一线城市,再把父母接到身边,恐怕还得很长一段时间。
3
前段日子,微博上了一个热搜,说这一届年轻人开始“断亲”。啥意思呢,就是说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亲戚互动和交往。
看到这个热搜的时候,我只想跟这些年轻人说,孩子们啊,不是你们骄傲,是你们和你们的爸妈还足够年轻。
十年前,咱也是主打一个“亲戚关我啥事”。逢年过节回老家,遇到长辈,能躲则躲。遇到平辈,为了避免在闲聊中被比来比去,大家心照不宣地走完流程赶紧各自跑路。
图样图森破。时间和现实教做人。
有一天,母亲突然伤了腰,是你看不上的那个喝点儿酒就吹牛逼的堂哥帮忙第一时间开车送到了医院,跑上跑下办好了各种手续。在你赶回家前,也是你姨妈、二舅和你爸轮换着在医院陪护。
那个时候,大姨催你生娃,二舅打听你工资,还是个事儿吗?
反正我愿意立刻把工资条给二舅看。
4
这两天,微博上又有一个新话题叫“兼职子女”,意思是,对那些漂在北上广大城市的人来说,照顾爸妈就像做兼职,有空才问候,过节才回家,对父母的身体状况很难及时了解和照顾。
但这是一份多么让人牵肠挂肚的“兼职”。每个北上广漂的人,都会在午夜梦回,默默问一句自己,是否为父母不再那么健康的可能,做了点什么准备?
那些曾经年少轻狂、喜欢边界感的人,后来为啥没事就在家族群里对七大姑八大姨嘘寒问暖?为啥在堂表亲戚结婚生娃时,必定奉上大红包?
那些万年社恐,为啥在结识医生的饭局上,忽然就长袖善舞?
认识了主任医师,主要用来回答妈妈“舌头红斑”和“眉毛稀少”挂哪个科的朋友,为啥还在努力认识医生?
因为觉得亏欠了,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啊,为什么还是觉得亏欠了。明明已经竭尽全力在生活了,可为啥就是亏欠了最不该亏欠的人呢?
正是因为懂得这份沉默的亏欠感,“京东家医”历经三年的打磨和沉淀,正式推出了“老人全年照护服务”。
你或许对“京东家医”还挺陌生,它是京东健康推出的一项健康管理服务产品。而京东健康,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医疗健康业务的子集团,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商品和服务供给,以及医疗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我的那位认识多少医生都不够用的朋友,不用再绞尽脑汁地去结识大夫,在微信上揣摩该怎么跟人搭话保持社交。
京东家医的老人全年照护服务,会为老人匹配一名专属的健康管家。这些管家都具备医疗专业背景,会主动与老人进行电话沟通,询问老人最近的健康情况,老人一键接听即可。
同时,除了专属健康管家,老人全年照护服务还配备了专科医生、三甲医生、专业护士、陪诊师等,为老人提供更多医疗健康专业服务。
其中,医生团队重点覆盖“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消化科、骨科、中医科、肿瘤科”8大老人高发疾病科室,还能提供三甲专家1对1电话问诊。
那种舌头红斑的问题,有专家远程解答。漱口水,不用专门跑到北京来开了。
也不用再跟我妈打嘴仗。对于像我妈这样的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京东家医有一整套科学有序的慢病管理办法,通过多学科会诊、私人定制的形式,帮助老人实现专业治疗、周期换药、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改善慢病老人的不良指标,减少恶化和大病发生概率。
很多父母心疼儿女,自己生病都不会向儿女透露病情。针对这种情况,京东家医的健康管家会分析老人近1至3年的就诊记录和身体检查单,充分了解老人的既往病史、用药史、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为老人建立初始健康档案。
平时,京东家医老人全年照护服务还会给老人配备智能监测手表,动态监测“体温、血氧、心率、运动”等指标。健康管家也会每周致电老人,主动了解和发现老人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生活健康指导,并每周将老人的健康状况和风险项及时告知子女。
如果老人突发疾病,担心找不到最好的医疗资源,京东家医也能够帮助老人联系三甲医院,协调专家号源,协助整理好病历,由专业的陪诊员陪伴老人线下就医,帮助老人完成挂号、取号、排队、问诊、检查、取药等操作,让老人获得及时专业的医疗就诊服务,并在就医结束第一时间向子女汇报情况。
这么一份服务一年1699元,乍一看上去并不算便宜,但只要想想如果父母身体一有风吹草动你飞回家一趟得花多少钱,就知道有多值了。
不能陪伴在身边已经注定是亏欠,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多弥补一点是一点。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了解到这项服务,最近,京东家医正在开展“限时199元抢老人全年照护服务月度体验版”活动,全网限1万份。
动动你的小手,打开京东APP搜索“京东家医”就能参与活动,第一时间你将在三甲医院拥有自己的专属人脉。